Hello world! 哈囉!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張貼在 未分類 | 1 則迴響

龍應台2010年8月1日於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講辭(已包含被刪去的部分)

這是與明報對校後的版本.粗體的段落是被南方周末刪去/改動的.大家可以看看兩個報章的分別.

《我們的「中國夢」》

接到電話,希望我談談「中國夢」,我的第一個反應是:「一千枚飛彈對準我家,我哪裏還有中國夢啊?」 (被南方周末改成"我還有中國夢嗎?")

可是沉靜下來思索,1952年生在臺灣的我,還有我前後幾代人,還真的是在「中國夢」裡長大的,我的第一個中國夢是什麼呢?

我們上幼稚園時,就已經穿著軍人的制服、帶著木制的步槍去殺「共匪」了,口裡唱著歌。當年所有的孩子都會唱的那首歌,叫作「反攻大陸去」: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大陸是我們的國土大陸是我們的疆域
我們的國土我們的疆域
不能讓共匪盡著盤據不能讓俄寇盡著欺侮
我們要反攻回去我們要反攻回去
反攻回去反攻回去
把大陸收復把大陸收復

這不是一種「中國夢」嗎?這個夢其實持續了蠻久,它是一個至高無上的圖騰,也被人們真誠地相信。

倉皇的五十年代進入六十年代,「中國夢」持續地深化。余光中那首《鄉愁四韻》傳誦一時: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那酒一樣的長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那血一樣的海棠紅
那沸血的燒痛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掌海棠紅啊海棠紅

1949年,近兩百萬人突然之間被殘酷的內戰連根拔起,丟到了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甚至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的海島上。在戰火中離鄉背井,顛沛流離到了島上的人,思鄉之情刻骨銘心,也是無比真誠的。那份對中華故土的魂牽夢繞,不是「中國夢」嗎?

我的父母那代人在一種「悲憤」的情結中掙扎著,我這代人在他們鄉愁的國家想像中成長。但是支撐著這個巨大的國家想像下面,有一個基座,墊著你、支撐著你,那個基座就是價值的基座。

它的核心是什麼?臺灣所有的小學,你一進校門,當頭就是四個大字:「禮義廉恥」。進入教室,簡樸的教室裡面,牆壁上也有四個大字:「禮義廉恥」。如果一定要我在成千上萬的「格言」裡找出那個最最基本的價值的基座,大概就是這四個字。

小的時候跟大陸一樣,四周都是標語,只是內容跟大陸的標語不一樣。最常見到的就是小學裡對孩子的解釋: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
義,正正當當的行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別。
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上了初中,會讀文言文了,另一番解釋就來了: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篇》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顧炎武

「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這些價值在我們小小的心靈有極深的烙印。

2006年臺北上百萬的「紅衫軍」包圍「總統府」要求陳水扁下台,臺北的夜空飄著大氣球,一個一個氣球上面分別寫著大字:「禮」,「義」,「廉」,
「恥」。我到廣場上去,抬頭乍看這四個字,感覺好像是全臺灣的人來到這廣場上來開小學同學會了。看著那四個字,每個人心領神會,心中清晰知道,我們在乎的
是什麼。

除了價值基座,還有一個基本的「態度」。我們年紀非常小,可是被教得當年志氣非常大,小小年紀就已經被灌輸(被改成教導),把自己看成「士」,「士農工商」的「士」,10歲的孩子都覺得自己將來就是那個「士」。「士」,是幹什麼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篇》

我初中一年級的國文老師叫林弘毅,數學老師叫陳弘毅。同時期大陸很多孩子可能叫「愛國」、「建國」,我們有很多孩子叫「弘毅」。我們都是要「弘毅」的。

對自己要期許為「士」,對國家,態度就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生死於度外」。這是蔣介石的名言,我們要背誦。十一二歲的孩子背誦的就是這樣的句子,用今天的眼光看,挺可怕的,就是要你為國家去死嘛。

然而在「國家」之上,還有一句: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

那麼小(被改為"13歲")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期待,氣魄大得有點嚇人。饒有深意的是,雖然說以國家至上,但是事實上張載所說的是,在「國家」之上還有「天地」,還有「生民」,它其實又修正了國家至上的秩序,因為「天地」跟「生民」比國家還大。

14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讀到《國語》,《國語》是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了,其中一篇讓我心裡很震動: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不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最後一句,簡單幾個字,卻雷霆萬鈞,給十四歲的我,深深的震撼。

就是這個價值系統,形成一個強固的基座,撐起一個「中華大夢」。

我是誰?

這個中國夢在1970年代出現了質變。

1971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聯合國,臺灣人突然之間覺得自己變成了孤兒。可是,最壞的還沒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斷交,這個「中」指的是當
時的「中華民國」,也就是台美斷交,中美建交。長期被視為「保護傘」的美國撤了,給臺灣人非常大的震撼,覺得風雨飄搖,這個島是不是快沉了。在一種被整個
世界拋棄了而強敵當前的恐懼之下,救亡圖存的情感反而更強烈,也就在這個背景下,原來那個中國夢對於一部分人而言是被強化了,因為危機感帶來更深更強的,
要求團結凝聚的民族情感;大陸人很熟悉的《龍的傳人》,是在那樣的悲憤傷感的背景下寫成的。這首歌人人傳唱,但是1983年,創作者「投匪」了,歌,在臺
灣就被禁掉了,反而在大陸傳唱起來,情境一變,歌的意涵又有了轉換。

你們是否知道余光中《鄉愁》詩裡所說的「海棠紅」是什麼意思?

我們從小長大,那個「中國夢」的形狀,也就是「中華民國」的地圖,包含外蒙古,正是「海棠葉」的形狀。習慣了這樣的圖騰,開始看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前面好幾年,我都還有種奇怪的錯覺,以為,哎呀,這中國地圖是不是畫錯了?

1970年代整個國際情勢的改變,臺灣的「中國夢」開始有分歧。對於一部分人而言,那個「海棠」中國夢還虔誠地持續著,可是對於另外一部分人就不一樣了。

夢,跟著身邊眼前的現實,是會變化的,1949年被連根拔起丟到海島上的一些人,我的父母輩,這時已經在臺灣生活了30年,孩子也生在臺灣了——這海島曾
是自己的「異鄉」卻是孩子的「故鄉」了,隨著時間推移,無形之中對腳下所踩的土地產生了具體而實在的情感。所以,你們知道余光中先生寫的那首《鄉愁》,卻
可能不會知道他在1972年的時候創作了另外一首詩,詩歌禮贊的,是臺灣南部屏東海邊一個小鎮,叫枋寮:

車過枋寮
雨落在屏東的甘蔗田裡
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
從此地到山麓一大幅平原舉起
多少甘蔗,多少甘美的希冀
長途車駛過青青的平原
檢閱牧神青青的儀隊
雨落在屏東的西瓜田裡
甜甜的西瓜甜甜的雨
從此地到海岸一大張河床孵出
多少西瓜,多少圓渾的希望

余先生這首詩,有「中國夢」轉換的象徵意義。但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還有一首我稱之為「里程碑」的歌,叫《美麗島》。

一位淡江大學的年輕人,李雙澤,跟很多臺灣年輕人一樣,1970年代發現臺灣不能代表中國,而且逐漸被國際推到邊緣,在危機感和孤獨感中,年輕人開始檢視
自己:為什麼我們從小被教要愛長江、愛黃河、歌頌長城的偉大——那都是我眼睛從來沒見過,腳板從來沒踩過的土地,而我住在淡水河邊,怎麼就從來不唱淡水
河,怎麼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村子裡頭小山小河的名字?臺灣也不是沒有大江大海呀?

青年人開始推動「唱我們的歌」,開始寫歌。那個「中國夢」顯得那麼虛無飄渺,是不是該看看腳下踩的泥土是什麼樣?他寫了《美麗島》,改編於一首詩,一下子就流行起來,大家都喜歡唱。《美麗島》真的是代表了從中國夢慢慢地轉型到「站在這片泥土上看見什麼、想什麼」的里程碑: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不要忘記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複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
溫暖的陽光照耀著照耀著高山和田園
我們這裡有勇敢的人民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我們這裡有無窮的生命
水牛稻米香蕉玉蘭花

1975年,我23歲,到美國去讀書,每天泡在圖書館裡,從早上8點到晚上半夜踩著雪光回到家,除了功課之外就有機會去讀一些中國近代史的書,第一次讀到國共內戰的部分,第一次知道1927年國民黨對共產黨員的(被改為"清党時的")殺戮,才知道之前所接受的教育那麼多都是被黨和國家機器操縱的謊言,這是一個很大的震撼。10年之後寫《野火集》,去「腐蝕」那個謊言。

1979年,我個人的「中國夢」也起了質變。在中國夢籠罩的臺灣,我們是講「祖籍」的。也就是說,任何人問,龍應台你是哪裡人,我理所當然的回答就是:「我是湖南人。」

這麼一路做「湖南人」做了幾十年,到1979年,中國大陸開放了,我終於在紐約生平第一次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匪」站在我面前,這個人剛剛從湖南出來,一
口濃重的湖南腔。在這個歷史的場合上,有人沖著他問「你是哪裡人」,他就說「我是湖南人」,問話者接著就回頭問我「你是哪裡人」——我就愣住了。(被改成"你說我該說什麼?")

我不會說湖南話,沒有去過湖南,對湖南一無所知,老鄉站在面前,我登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這一輩子的那個中國夢突然就把我懵在那兒了,這是1979年一個非常大的震撼——原來啊,我是臺灣人。

從海棠葉的大中國夢慢慢地過渡到臺灣人腳踩著泥土的小小的臺灣夢,人民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問「我是誰」。80年代以後,臺灣兩千多萬人走向了轉
型,自我感覺就是越來越小,什麼事情都一步一個腳印,一點一點做。所以,臺灣人就一塊兒從大夢慢慢轉到小夢的路上來了,開始一起上80年代的民主大課。這
個民主課程上得有夠辛苦。

《美麗島》這首歌,在1979變成黨外異議人士的雜誌名字,集結反對勢力。1979年12月10日,政府(被改成"國民黨")對反對者採取大逮捕,大審判。面臨巨大的挑戰,國民黨決定審判公開,這是審判庭上的一張照片:

你們認得其中任何一個人嗎?第二排露出一排白牙笑得瀟灑的(開心的),是施明德,他被判處無期徒刑。施明德右手邊的女子是陳菊,今天的高雄市長,左手邊是呂秀蓮,上一任的「副總統」(明報上並無引號)

我想用這張圖片來表達80年代臺灣人慢慢地腳踩泥土重建夢想和希望的過程。如果把過去的發展切出一個30年的時間切片來看,剛好看到一個完整的過程,用這
張圖片來代表。這圖裡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叛亂犯,包括施明德、呂秀蓮、陳菊等等,她們倆分別被判12年徒刑;第二種是英雄,在那個恐怖的時代,敢做這些政
治犯辯護律師的人,包括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等;第三類是掌權者,當時的「總統」(明報並沒加引號)是蔣經國先生,新聞局長是宋楚瑜先生。從這些名字你就看出,在30年的切片裡,政治犯變成了掌權者,掌權者變成了反對者,而當時得盡掌聲以及人們期待的,以道德作為注冊商標的那些英雄們變成了什麼?其中一部分人變成了道德徹底破產的貪污嫌疑犯。

這個轉變夠不夠大?親眼目睹這樣一個切膚痛苦的過程,你或許對臺灣民主的所謂「亂」有新的理解。它所有的「亂」,在我個人眼中看來,都是民主的必修課;它
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麼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所以,容許我這樣說:臺灣民主的「亂」,不
是亂,它是必上的課。

表面上臺灣被撕裂得很嚴重,但不要被這個表面騙了。回到基座上的價值觀來看,從前的中國夢慢慢被拋棄了,逐漸發展為臺灣的小夢,然後一起上非常艱辛、痛苦的民主課,然而臺灣不管是藍是綠,其實有一個非常結實的共識,比如說:

國家是會說謊的;
掌權者是會腐敗的;
反對者是會墮落的;
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

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這是大多數臺灣人的共識。你所看到的爭議、吵架、「立法院」打架,其實都是站在這個基礎上的。這個基礎,是以共同的價值觀建立起來的。

回到今天中國夢的主題,可能有很多臺灣人會跳起來說:中國不是我的夢,我的夢裡沒有中國。但是,你如果問龍應台有沒有中國夢,我會先問你那個中國夢的「中國」指的是什麼?如果指的是「國家」或「政府」,「國家」「政府」在我心目中不過就是個管理組織,對不起,我對「國家」沒有夢,「政府」是會說謊的。但如果你說的「中國」指的是這塊土地上的人,這個社會,我怎麼會沒有夢呢?別說這片美麗的土地是我摯愛的父親、母親永遠的故鄉,這個地方的好跟壞,對於臺灣有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地方的福與禍,會牽動整個人類社區的未來,我怎麼會沒有中國夢呢?

今天是八一建軍節(明報並無此句),那我們就從「大國崛起」這個詞說起吧。我倒是(明報並無"倒是")很願意看到中國的崛起,可是我希望它是以文明的力量來崛起的。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我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13億人如何對待2300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不同意見,這,才是我在乎的。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誰又在乎「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血濃於水」有意義嗎?

我的父親15歲那年,用一根扁擔、兩個竹簍走到湖南衡山的火車站前買蔬菜,準備挑回山上。剛巧國民黨在招憲兵學生隊,這個少年當下就做了決定:他放下扁擔
就跟著軍隊走了。我的父親是1919年出生,2004年,我捧著父親的骨灰回到了湖南衡山龍家院的山溝溝,鄉親點起一路的鞭炮迎接這個離家七十年、顛沛流
離一生的遊子回家,在家祭時,我聽到一個長輩用最古老的楚國鄉音唱出淒切的挽歌。一直忍著眼淚的我,那時再也忍不住了。楚國鄉音使我更深刻地認識到父親一
輩子是怎麼被迫脫離了他自己的文化,過著不由自主的放逐的一生。一直到捧著他的骨灰回到那片土地,我才深切地感覺到這個七十年之後以骨灰回來的少年經歷了
怎樣的中國的現代史。而我在浙江新安江畔長大的母親,是如何地一生懷念那條清澈見魚的江水。

所以,請相信我對中國的希望是真誠的。但是請不要跟我談「大國崛起」,請不要跟我談「血濃於水」,我深深盼望見到的,是一個用文明尺度來檢驗自己的中國,這樣的中國,因為自信,所以開闊;因為開闊,所以包容;因為包容,所以它的力量更柔韌、更長遠。當它文明的力量柔韌長遠的時候,它對整個人類的和平都會有關鍵的貢獻。

1985年我寫《野火集》,1986年1月,《野火集》在風聲鶴唳中出版。8月,我遷居歐洲。離開台灣前夕,做了一場臨別演講,是「野火」時期唯一
的一次。演講在害怕隨時「斷電」的氣氛中進行。今天,2010年8月1日,在北京大學,我想唸那篇演講的最後一段,與大陸的讀者分享:

在臨別的今天晚上,你或許要問我對台灣有什麼樣的夢想?

有。今天晚上站在這裏說話,我心裏懷著深深的恐懼,恐懼今晚的言詞帶來什麼後果,我的夢想是,希望中國人的下一代可以在任何一個晚上站在任何一個地方說出心裏想說的話,而心中沒有任何恐懼。我們這一代人所做的種種努力也不過是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將來會有免予恐懼的自由。

那是1986年8月11日。

張貼在 未分類 | 發表留言

除非证据证明陈平生于天安门 赛扎哈里:陈平是马来亚土著

作者/本刊林宏祥 Dec 29, 2009 01:11:38 pm

【本刊林宏祥撰述/朱君明翻译】“陈平在马来亚土地上诞生。他在一个地方出世,那个地方叫做实兆远(Setiawan)。实兆远是马来亚领土的一部分。如果他在马来亚的土地上出生,那他就是马来亚土著……”

这便是关于马来亚共产党总秘书陈平回马课题的最有力陈述,它出自《马来前锋报》(Utusan Melayu)前总编辑赛扎哈里(Said Zahari)之口。

对这一位新闻界的领袖而言,根本不存在陈平能不能够回来的问题。赛扎哈里(右图)坚决地表示:“陈平拥有回来的权利,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陈平没有权利回来。陈平的祖国不是中国大陆,不是台湾,不是香港,而是实兆远。”

当《独立新闻在线》的记者为了获得确切的答案而问道:“土著?”赛扎哈里没有丝毫迟疑地答道:“是!无论世上哪一个国家的法律(都注明),你在哪里出生,那里便是你的祖国。”

赛扎哈里举例道,比方说他本身出生于吉隆坡,而陈平则出生于实兆远,“……两地皆属于马来亚领土。我是这块土地上的土著,那为什么陈平却不是土著呢?如果他的爷爷不是土著那我就没有异议,不过…….(不赞同陈平的国民身份遭到抹杀)”

这一位常被人们称作赛伯伯的扎哈里笑笑补充:“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反对陈平回国的人)有证据证明陈平不是出生于实兆远,而是出身于天安门,那就另当别论。”

陈平的签名受承认

赛扎哈里接着以政府和陈平谈判的《华玲和谈》和《合艾和平协议》来巩固其论说及推翻陈平没有出生纸的说法,并指这两次的协议足以证明陈平的公民身份。

“1955年,当马来亚政府在要和陈平、拉昔迈丁(Rashid Maidin)、陈田进行谈判,当时我也在场。这已经说明了我们已经承认他们是为了某一些事情而斗争的马来亚公民。另外,《1989年合艾和平协议》更是大的证据。”

他提问道:“你们(反对陈平回国的人)到底还要什么?如果你们接受了可给马来亚人民带来和平的陈平的签名,那你们还要什么证据?为何你们还要坚持他不是我国人民?我们已经变得专制……”

赛扎哈里解释道,《联邦宪法》的普通条文和《合艾和平协议》的特殊记载已经很好地诠释了陈平的“权力”。《合艾和平协议》是在马共、马来亚政府及泰国政府三方之间签署的,以允许马共党员在缴械后回到马来西亚。

无论如何,陈平的回国心愿还是在我国首相纳吉和副首相慕尤丁的公开表态拒绝后,暂时无法得偿。这个课题在一部分退休军人促请政府拒绝让陈平踏足马来西亚后,更被炒得火火红红。

1955年,当时才27岁的赛扎哈里,曾在华玲采访马共和后来的我国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之间的历史性谈判。

这位前总编辑也曾是1961年,反对《前锋报》遭巫统收购的示威运动的领袖。除此,他还曾在《1960年内安法令》下,被扣留长达17年。今年81岁的他,昨天在雪兰莪州一家医院接受《独立新闻在线》记者访问时,分享了他对陈平回国课题的看法。

網址:(中文)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1831.html

         (Bahasa Melayu)http://merdekareview.com/bm/news.php?n=10521

張貼在 未分類 | 發表留言

鄭丁賢‧津巴布韋化 2009-12-03 21:37

外交部的數字不會騙人,國人大量移居,隱然已出現移民潮。

怪不得!全球航空公司都在虧本賠錢,而馬航和亞航卻一枝獨秀,盈利驚人;想來,除了旅遊公幹的乘客之外,乘坐移民機的,也是主要客戶。

依照這種趨勢,大馬可以不必擔心人口負擔過重,我們可以把人口問題,轉嫁給其它國家,讓它們承擔後果,誰叫它們說要吸引人才。

10年後,我們不會再有增建華小問題。小朋友跟著爸爸媽媽走了,華小董事部和校長老師到處搶學生,挨家沿戶乞求各族家長送讀。願意報讀者,書本、校服、校車全部免費,並送最新智慧手機一部;如果簽約讀滿6年,另送18歲之後的移民機票。

馬華公會也不會再有黨爭。馬華黨員遍佈全球,可以開設悉尼分會、東莞分會、雅加達分會、溫哥華分會……;香港有港島、九龍和新界分會,新加坡則從兀蘭到聖淘沙,廣設30分會,有望取代現在執政的人民行動黨,成為該國最大黨。

人走了,房子就多了。於是,吉隆坡黃金地段的高級公寓,價格將從每方尺1000令吉,下滑至500令吉;八打靈再也的雙層排屋,從每棟50萬令吉,跌至25萬令吉;到時,能夠撿現成的便宜,要多大的屋子都有。

還有,車子少了,空氣清新了,污染改善了;不會再有廟宇教堂問題,也不用爭種族問題(華人改為KKK――Khoo Kay Kim一族)。

馬來西亞,成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

當然,我們也可以從更正常的角度預測未來。

人走了,資金流出去了,工廠遷出去了,商店關門了,超級市場人潮沒了,金馬崙高原不種菜了,巴也明光不養豬了……。

這讓我想到非洲的津巴布韋。30年前,它的名字還是羅德西亞,一個由白人精英領導的非洲黑人國家。

後來,黑人領袖穆加比推翻白人政權,從此黑人當家做主。

這個發展符合民主規律,絕對是政治正確。一個黑人佔人口多數的國家,不可能交由白人主導。

問題出在穆加比上台之後,推行民粹主義,排斥少數白人居民,通過各種手段,巧取豪奪社會資源,把白人徹底邊緣化。

白人失去了礦場和農莊,沒有了商店和土地,只好大量移民,離開津巴布韋。

結果,津巴布韋的經濟崩潰,通貨膨脹230,000,000%,失業率80%,民不聊生;政治動蕩,黑人政客當權,極度腐敗;公共衛生解體,人民平均壽命是37歲,成年人之中,有40%患上愛滋病。

分配驅逐了競爭,扶助取代了績效,優惠淘汰了公平。

民粹和種族政治的結果,就是走上津巴布韋的後路。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2009.12.03

張貼在 未分類 | 2 則迴響

莊仁傑‧歷史教育改革從中學開始 2009-12-09 20:15

在華社不斷抨擊邱家金教授的聲音之中,可發現許多人對於邱家金教授的專業領域――歷史研究――也大肆批評,不但顯示許多人對於歷史研究一知半解,並且也突顯出馬來西亞歷史教育的問題。

在眾多的抨擊當中,許多人都紛紛指出歷史是一門依靠背誦的學問,認為不論是那一個學習歷史的階
段都是倚賴背書。這種理解是對於歷史這門學問的巨大誤解。歷史是出自歷史學家理性並儘量客觀地對於過去的篩選與理解,並且這種理解與選擇也將隨著歷史學者
們的立場與外在環境的影響而有所不同。此外,在歷史解釋構成之後,也將遭受其他歷史解釋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之中,有問題的歷史解釋將瓦解,而較為合理的歷
史解釋將保留下來,歷史因此不斷地被修正,成為日後歷史研究更進一步的基礎。從以上可知,歷史研究之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背書。

人們會對歷史產生如此重大誤解,往往是出於中學時期的歷史課。在馬來西亞,不論是政府中學或獨
立中學,歷史都要求學生背書,要求學生完整記憶所有的歷史事件與原因。如果因中學經驗就斷定歷史這門學科完全是倚靠背誦的話,那麼以此邏輯進行推衍,其他
中學科目――例如地理、生物、化學、商業學等――的學科研究也都是倚賴背誦了。

人們對歷史產生誤解,同時顯示馬來西亞的歷史教育出了問題。現今的歷史教育主要問題有二:過於
瑣碎以及過於偏重分析。以獨中高中歷史教科書為例,其中充滿了許多歷史事實,但是卻沒有一個主題貫穿起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往往只是模糊記得這些瑣碎
的史實,但是卻沒有對整體有清楚的概念。許多人對於魏晉南北朝只有九品中正制、玄學、五胡亂華與南北分治,但是卻不知這些的背後其實蘊含的是,能夠貫穿這
段歷史的門閥政治、佛道對於儒學的影響、胡漢融合以及關中集團的形成,更不知道這些事情在政治社會學術文化方面對於日後各朝代的影響。

此外,歷史過於強調分析而犧牲了歷史的故事性。例如獨中的世界歷史課本列出了宗教改革的理由,
卻忽略了背後蘊藏的故事。例如教會內部對教義的分歧,現代國家的形成導致與教廷的衝突,以及印刷科技與北方文化復興的影響。在這背後不但有歐洲學術文化活
動、當時歐洲的國際與各國局勢、新發明的影像等有趣的故事,並且也可以連接上現代國家的形成與文藝復興等其他重大事件。從中也可發現很多事情都互相影響,
因此直線式的敘事方式其實並不管用。如果瞭解事情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就容易多了。

要改變這種現象,首先必須放棄填鴨式教育。學生無法完全記憶全部的史實,因此必須讓學生具備清
楚的概念作為歷史教育的前提,並且以主題方式來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必須回歸到歷史課的目的是甚麼的問題。簡單說,歷史課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自己”,通
過學習歷史來瞭解自己所處的時空並且形塑世界觀,以具備與其他人競爭的能力。

對歷史研究的誤解與歷史教育問題,導致許多人容易相信許多無根據的歷史研究,導致濫竽充數,甚至劣幣淘汰良幣的現象。要改變馬來西亞對於歷史的誤解、歷史教育的問題,以及從此衍生的各種問題,需要從中學歷史教育改革開始。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莊仁傑‧2009.12.09

張貼在 未分類 | 發表留言

鄭丁賢‧夢醒時分 2009-12-02 20:49

你是否和我一樣,發覺身邊的親戚和朋友,似乎少了許多。

以往接近過年時,各種聚餐排得滿滿的,而今年,似乎沒聲沒息。

即使是平常日子,電話少了,與大家見面也少了。

也許,大家各忙各的;或者,目前流行“宅生活”,儘量避免出門。

也不盡然如此。再想一想,很多老友和親戚,已經不在了。嗟!大吉利是,他們都還好好的,只是離開了馬來西亞。

老余去了中國大陸開工廠;王子不做工程師,移民到澳洲開小食檔;阿風離開本地大學,去香港做講師;青蛙去了台灣,開展事業第二春;還有的到了美國、英國,唔,還有去印尼的……。

起初,以為這只是個別現象,逐漸的,旁人也有同樣發現;原來,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社會現象;這不是少數,而是相當大的數目。

外交部早前披露了一個數字,說明這個現象是多麼真實,多麼貼近。

從去年3月到今年9月,已經有30萬大馬人移民他國;其中20萬人是今年1月到8月出走的數目。

累積下來,已經有超過200萬大馬人移民,接近今天印尼外勞在大馬的人口。

不同的是,移居他國的大馬人,多是專業人士、中產階級。

他們有很多出走的理由,追求事業發展,為了孩子前途,尋找個人更大空間……,概括一句:對馬來西亞失望。

5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真好,好過香港,甚至日本。

3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還不錯,比得上韓國、台灣(不提香港和日本了)。

2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還可以,至少超越中國、泰國(不能和台、韓比了)。

10年前,大家說,馬來西亞再差,還不至於像越南、印尼(中國已是不同級別)。

今日,越南和印尼的經濟成長率遙遙領先大馬,社會活力和知識發展也勝過一籌;距離愈來愈近了。

怕甚麼,還有菲律賓和柬埔寨、緬甸。

但是,一位經濟學家最近到菲律賓考察之後,認為再過20年,大馬可以取代菲律賓,出口馬籍女傭到全世界了。

半個世紀以來,馬來西亞是在大宅院裡,用封建方式,分配祖宗家業,消耗社會資源,浪費和逼走人才;不談競爭力,忽略生產力,討厭績效制。

亞洲金融風暴來襲時,大馬把門關起來,以為避過一劫,有人還自我陶醉,自以為是天才策略。

然而,其它國家面對風暴,走出風暴,進行體質改革,跨步向前,登上另一個水平;大馬卻還在原地踏步。

馬來西亞,該醒一醒了。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2009.12.02

張貼在 未分類 | 2 則迴響

最後的冬季

這次的暑假 回到闊別了一年多的家
但 發生了很多事
現在回想 會否是注定的
注定 我能看到他的最後一眼 望著他結束它 的一生
知情的人 知道我在說甚麼

事發後 有僥倖得生的感覺
也覺得 我有回來 真好
在這時刻 我能陪伴在家人身邊
只有家人 才是無可取代的
除了這些 任何事情都不重要
自己有設想過 若萬一要就家人 事業 伴侶作抉擇
會毫不猶疑的選擇 前者
人間事 從不由得你控制
可以說是天命 也是人運
但只有家人 是你打從出世 就擁有的
終己一生 人來人往 離散合聚 不過稀鬆平常而已
細想 人的平行線偶然相較 自然會相識相聚 相錯 自然的分開
無所謂的執著 真的累人 也沒必要

沉澱心情 冷眼旁觀的想法不變
但 方式或許變了
一次的劫難 不如視作轉變的契機 或許更好 舒坦心情 易於接受
太多的執著 堆砌的 是如山的痛苦
永遠都有經驗以外的事情 不如放開心胸 接受 面對 學習
既已一無所有
但 人運自知自控
讓她更新萬象 又何嘗不可

最後 補上陳綺貞的《魚》 一首很喜歡的歌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復活
我坐在夕陽里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葉子 讓它代替我
觀察離開后的變化

曾經狂奔舞蹈貪婪的說話
隨著冷的濕的心腐化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 讓大雨侵蝕吧
讓他推向我在邊界奮不顧身掙扎
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
別讓我飛 將我溫柔豢養

我坐在椅子上 看日出復活
我坐在夕陽里 看城市的衰弱
我摘下一片葉子 讓它代替我
觀察離開后的變化

曾經狂奔舞蹈 貪婪的說話
隨著冷的濕的心腐化
帶不走的留不下的 我全都交付他
讓他捧著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揮灑
如果有一個世界渾濁的不像話
原諒我飛 曾經眷戀太陽

帶不走的丟不掉的讓大雨侵蝕吧
讓他推向我在邊界奮不顧身掙扎
如果有一個世界渾濁的不像話
我會瘋狂的愛上

帶不走的留不下的我全都交付他
讓他捧著我在手掌自由自在揮灑
如果有一個懷抱勇敢不計代價
別讓我飛 將我溫柔豢養
原諒我飛 曾經眷戀太陽

張貼在 未分類 | 6 則迴響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王汎森 院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這個題目我非常喜歡,因為這個題目,對大家多少都有實際的幫助。如果下
次我必須再登台演講,我覺得這個題目還可以再發揮一兩次。我是台大歷史研究
所畢業的,所以我的碩士是在台大歷史研究所,我的博士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取得的。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碩士、有博士,因此我以這兩個階段為主,把我的經
驗呈現給各位。

我從來不認為我是位有成就的學者,我也必須跟各位坦白,我為了要來做這場
演講,在所裡碰到剛從美國讀完博士回來的同事,因為他們剛離開博士生的階
段,比較有一些自己較獨特的想法,我就問他:「如果你講這個問題,準備要貢
獻什麼?」結合了他們的意見,共同醞釀了今天的演講內容,因此這裡面不全是
我一個人的觀點。雖然我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都出版了,但不表示我就是一個
成功的研究生,因為我也總還有其他方面仍是懵懵懂懂。我的碩士論文是二十年
前時報出版公司出版的,我的博士論文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你說有特別好
嗎?我不敢亂說。我今天只是綜合一些經驗,提供大家參考。

一、研究生與大學生的區別
首先跟大家說明一下研究生和大學生的區別。大學生基本上是來接受學問、接
受知識的,然而不管是對於碩士時期或是博士時期的研究而言,都應該準備要開
始製造新的知識,我們在美國得到博士學位時都會領到看不懂的畢業證書,在一
個偶然的機會下,我問了一位懂拉丁文的人,上面的內容為何?他告訴我:「裡
頭寫的是恭喜你對人類的知識有所創新,因此授予你這個學位。」在中國原本並
沒有博碩士的學歷,但是在西方他們原來的用意是,恭賀你已經對人類普遍的知
識有所創新,這個創新或大或小,都是對於普遍的知識有所貢獻。這個創新不會
因為你做本土與否而有所不同,所以第一個我們必須要很用心、很深刻的思考,
大學生和研究生是不同的。
 
(一)選擇自己的問題取向,學會創新
你一旦是研究生,你就已經進入另一個階段,不只是要完全樂在其中,更要
從而接受各種有趣的知識,進入製造知識的階段,也就是說你的論文應該有所創
新。由接受知識到創造知識,是身為一個研究生最大的特色,不僅如此,還要體
認自己不再是個容器,等著老師把某些東西倒在茶杯裡,而是要開始逐步發展和
開發自己。做為研究生不再是對於各種新奇的課照單全收,而是要重視問題取向
的安排,就是在碩士或博士的階段裡面,所有的精力、所有修課以及讀的書裡面
都應該要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不能像大學那般漫無目標。大學生時代是因為你
要盡量開創自己接受任何東西,但是到了碩士生和博士生,有一個最終的目的,
就是要完成論文,那篇論文是你個人所有武功的總集合,所以這時候必須要有個
問題取向的學習。
 
(二)嘗試跨領域研究,主動學習
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跨越一個重要的領域,將決定你未來的成敗。我也在台
大和清華教了十幾年的課,我常常跟學生講,選對一個領域和選對一個問題是成
敗的關鍵,而你自己本身必須是帶著問題來探究無限的學問世界,因為你不再像
大學時代一樣氾濫無所歸。所以這段時間內,必須選定一個有興趣與關注的主題
為出發點,來探究這些知識,產生有機的循環。由於你是自發性的對這個問題產
生好奇和興趣,所以你的態度和大學部的學生是截然不同的,你慢慢從被動的接
受者變成是一個主動的探索者,並學會悠游在這學術的領域。
我舉一個例子,我們的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先生,得了諾貝爾獎。他曾經
在中研院的週報寫過幾篇文章,在他的言論集裡面,或許各位也可以看到,他反
覆提到他的故事。他是因為讀了一個叫做馬亨教授的教科書而去美國柏克萊大學
唸書,去了以後才發現,這個老師只給他一張支票,跟他說你要花錢你盡量用,
但是從來不教他任何東西。可是隔壁那個教授,老師教很多,而且每天學生都是
跟著老師學習。他有一次就跟那個老師抱怨:「那你為什麼不教我點東西呢?」
那個老師就說:「如果我知道結果,那我要你來這邊唸書做什麼?我就是因為不
知道,所以要我們共同探索一個問題、一個未知的領域。」他說其實這兩種教法
都有用處,但是他自己從這個什麼都不教他,永遠碰到他只問他「有沒有什麼新
發現」的老師身上,得到很大的成長。所以這兩方面都各自蘊含深層的道理,沒
有所謂的好壞,但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這兩個方式結合起來。我為什麼講這個故
事呢?就是強調在這個階段,學習是一種「self-help」,並且是在老師的引導下
學習「self-help」,而不能再像大學時代般,都是純粹用聽的,這個階段的學習
要基於對研究問題的好奇和興趣,要帶著一顆熱忱的心來探索這個領域。
然而研究生另外一個重要的階段就是Learn how to learn,不只是學習而已,而
是學習如何學習,不再是要去買一件很漂亮的衣服,而是要學習拿起那一根針,
學會繡出一件漂亮的衣服,慢慢學習把目標放在一個標準上,而這一個標準就是
你將來要完成碩士或博士論文。如果你到西方一流的大學去讀書,你會覺得我這
一篇論文可能要和全世界做同一件問題的人相比較。我想即使在台灣也應該要有
這樣的心情,你的標準不能單單只是放在旁邊幾個人而已,而應該是要放在領域
的普遍人裡面。你這篇文章要有新的東西,才算達到的標準,也才符合到我們剛
剛講到那張拉丁文的博士證書上面所講的,有所貢獻與創新。
 
二、一個老師怎麼訓練研究生
第二個,身為老師你要怎麼訓練研究生。我認為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訓
練,哪怕是自然科學的訓練,到研究生階段應該更像師徒制,所以來自個人和老
師、個人和同儕間密切的互動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跟大學部坐在那邊單純聽
課,聽完就走人是不一樣的,相較之下你的生活應該要和你所追求的知識與解答
相結合,並且你往後的生活應該或多或少都和這個探索有相關。

(一)善用與老師的夥伴關係,不斷Research
我常說英文research這個字非常有意義,search是尋找,而research是再尋找,
所以每個人都要research,不斷的一遍一遍再尋找,並進而使你的生活和學習成
為一體。中國近代兵學大師蔣百里在他的兵學書中曾說:「生活條件要跟戰鬥條
件一致,近代歐洲凡生活與戰鬥條件一致者強,凡生活與戰鬥條件不一致者弱。」
我就是藉由這個來說明研究生的生活,你的生活條件與你的戰鬥條件要一致,你
的生活是跟著老師與同學共同成長的,當中你所聽到的每一句話,都可能帶給你
無限的啟發。
回想當時我在美國唸書的研究生生活,只要隨便在樓梯口碰到任何一個人,
他都有辦法幫忙解答你語言上的困難,不管是英文、拉丁文、德文、希臘文……
等。所以能幫助解決問題的不單只是你的老師,還包括所有同學以及學習團體。
你的學習是跟生活合在一起的。當我看到有學生呈現被動或是懈怠的時候,我就
會用毛澤東的「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來跟他講:「作研究生不是請客吃飯。」

(二)藉由大量閱讀和老師提點,進入研究領域
怎樣進入一個領域最好,我個人覺得只有兩條路,其中一條就是讓他不停的
唸書、不停的報告,這是進入一個陌生的領域最快,又最方便的方法,到最後不
知不覺學生就會知道這個領域有些什麼,我們在不停唸書的時候常常可能會沉溺
在細節裡不能自拔,進而失去全景,導致見樹不見林,或是被那幾句英文困住,
而忘記全局在講什麼。藉由學生的報告,老師可以講述或是釐清其中的精華內
容,經由老師幾句提點,就會慢慢打通任督二脈,逐漸發展一種自發學習的能力,
同時也知道碰到問題可以看哪些東西。就像是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我修過一些
我完全沒有背景知識的國家的歷史,所以我就不停的唸書、不停的逼著自己吸
收,而老師也只是不停的開書目,運用這樣的方式慢慢訓練,有一天我不再研究
它時,我發現自己仍然有自我生產及蓄發的能力,因為我知道這個學問大概是什
麼樣的輪廓,碰到問題也有能力可以去查詢相關的資料。所以努力讓自己的學習
產生自發的延展性是很重要的。
 
(三)循序漸進地練習論文寫作
到了碩士或博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一篇學位論文,而不管是碩士或博
士論文,其規模都遠比你從小學以來所受的教育、所要寫的東西都還要長得多,
雖然我不知道教育方面的論文情況是如何,但是史學的論文都要寫二、三十萬
字,不然就是十幾二十萬字。寫這麼大的一個篇幅,如何才能有條不紊、條理清
楚,並把整體架構組織得通暢可讀?首先,必須要從一千字、五千字、一萬字循
序漸進的訓練,先從少的慢慢寫成多的,而且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訓練到可以從一
萬字寫到十萬字。這麼大規模的論文誰都寫得出來,問題是寫得好不好,因為這
麼大規模的寫作,有這麼許多的註腳,還要注意首尾相映,使論述一體成型,而
不是散落一地的銅錢;是一間大禮堂,而不是一間小小分割的閣樓。為了完成一
個大的、完整的、有機的架構模型,必須要從小規模的篇幅慢慢練習,這是一個
最有效的辦法。
因為受電腦的影響,我發現很多學生寫文章能力都大幅下降。寫論文時很重
要的一點是,文筆一定要清楚,不要花俏、不必漂亮,「清楚」是最高指導原則,
經過慢慢練習會使你的文筆跟思考產生一致的連貫性。我常跟學生講不必寫的花
俏,不必展現你散文的才能,因為這是學術論文,所以關鍵在於要寫得非常清楚,
如果有好的文筆當然更棒,但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文彩像個人的生命一樣,英文
叫style,style本身就像個人一樣帶有一點點天生。因此最重要的還是把內容陳述
清楚,從一萬字到最後十萬字的東西,都要架構井然、論述清楚、文筆清晰。
我在唸書的時候,有一位歐洲史、英國史的大師Lawrence Stone,他目前已
經過世了,曾經有一本書訪問十位最了不起的史學家,我記得他在訪問中說了一
句非常吸引人注意的話,他說他英文文筆相當好,所以他一輩子沒有被退過稿。
因此文筆清楚或是文筆好,對於將來文章可被接受的程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內
容非常重要,有好的表達工具更是具有加分的作用,但是這裡不是講究漂亮的
style,而是論述清楚。

三、研究生如何訓練自己

(一)嘗試接受挑戰,勇於克服
研究生如何訓練自己?就是每天、每週或每個月給自己一個挑戰,要每隔一
段時間就給自己一個挑戰,挑戰一個你做不到的東西,你不一定要求自己每次都
能順利克服那個挑戰,但是要努力去嘗試。我在我求學的生涯中,碰到太多聰明
但卻一無所成的人,因為他們很容易困在自己的障礙裡面,舉例來說,我在普林
斯頓大學碰到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就是沒辦法克服他給自己的挑戰,他就總是東
看西看,雖然我也有這個毛病,可是我會定期給我自己一個挑戰,例如:我會告
訴自己,在某一個期限內,無論如何一定要把這三行字改掉,或是這個禮拜一定
要把這篇草稿寫完,雖然我仍然常常寫不完,但是有這個挑戰跟沒這個挑戰是不
一樣的,因為我挑戰三次總會完成一次,完成一次就夠了,就足以表示克服了自
己,如果覺得每一個禮拜的挑戰,可行性太低,可以把時間延長為一個月的挑戰,
去挑戰原來的你,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不過也要切記,碩士生是剛開始進入這
一個領域的新手,如果一開始問題太小,或是問題大到不能控制,都會造成以後
研究的困難。
 
(二)論文的寫作是個訓練過程,不能苛求完成精典之作
各位要記得我以前的老師所說的一句話:「碩士跟博士是一個訓練的過程,
碩士跟博士不是寫經典之作的過程。」我看過很多人,包括我的親戚朋友們,他
之所以沒有辦法好好的完成碩士論文,或是博士論文,就是因為他把它當成在寫
經典之作的過程,雖然事實上,很多人一生最好的作品就是碩士論文或博士論
文,因為之後的時間很難再有三年或六年的時間,沉浸在一個主題裡反覆的耕
耘,當你做教授的時候,像我今天被行政纏身,你不再有充裕的時間好好探究一
個問題,尤其做教授還要指導學生、上課,因此非常的忙碌,所以他一生最集中
又精華的時間,當然就是他寫博士、或是碩士論文的時候,而那一本成為他一生
中最重要的著作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但不一定要刻意強求,要有這是一個訓練過程的信念,應該清楚知道從哪裡
開始,也要知道從哪裡放手,不要無限的追下去。當然我不是否認這個過程的重
要性,只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論文的完成當成一個目標,不要成為是一種的
心理障礙或是心理負擔。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了,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唸書的時
候,那邊舊書攤有一位非常博學多文的舊書店老闆,我常常讚嘆的對他說:「你
為什麼不要在大學做教授。」他說:「因為那篇博士論文沒有寫完。」原因在於
他把那個博士論文當成要寫一本經典,那當然永遠寫不完。如果真能寫成經典那
是最好,就像美麗新境界那部電影的男主角John Nash一樣,一生最大的貢獻就
是博士那二十幾頁的論文,不過切記不要把那個當作是目標,因為那是自然而然
形成的,應該要堅定的告訴自己,所要完成的是一份結構嚴謹、論述清楚與言之
有物的論文,不要一開始就期待它是經典之作。如果你期待它是經典之作,你可
能會變成我所看到的那位舊書攤的老闆,至於我為什麼知道他有那麼多學問,是
因為那時候我在找一本書,但它並沒有在舊書店裡面,不過他告訴我:「還有很
多本都跟他不相上下。」後來我對那個領域稍稍懂了之後,證明確實如他所建議
的那般。一個舊書店的老闆精熟每一本書,可是他就是永遠無法完成,他夢幻般
的學位論文,因為他不知道要在哪裡放手,這一切都只成為空談。
 
(三)論文的正式寫作

1.學習有所取捨
到了寫論文的時候,要能取也要能捨,因為現在資訊爆炸,可以看的書太多,
所以一定要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樹,首先,要有一棵自己的知識樹,才能在
那棵樹掛相關的東西,但千萬不要不斷的掛不相關的東西,而且要慢慢的捨掉一
些掛不上去的東西,再隨著你的問題跟關心的領域,讓這棵知識樹有主幹和枝
葉。然而這棵知識樹要如何形成?第一步你必須對所關心的領域中,有用的書籍
或是資料非常熟悉。

2.形成你的知識樹
我昨天還請教林毓生院士,他今年已經七十幾歲了,我告訴他我今天要來作
演講,就問他:「你如果講這個題目你要怎麼講?」他說:「只有一點,就是那
重要的五、六本書要讀好幾遍。」因為林毓生先生是海耶克,還有幾位近代思想
大師在芝加哥大學的學生,他們受的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精讀原典。這句話
很有道理,雖然你不可能只讀那幾本重要的書,但是那五、六本書將逐漸形成你
知識樹的主幹,此後的東西要掛在上面,都可以參照這一個架構,然後把不相干
的東西暫放一邊。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你不可能讀遍天下所有的好書,所以要
學習取捨,了解自己無法看遍所有有興趣的書,而且一但看遍所有有興趣的書,
很可能就會落得普林斯頓街上的那位舊書店的老闆一般,因為閱讀太多不是自己
所關心的領域的知識,它對於你來說只是一地的散錢。

3.掌握工具
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掌握語文與合適的工具。要有一個外語可以非常流暢的閱
讀,要有另外一個語文至少可以看得懂文章的標題,能學更多當然更好,但是至
少要有一個語文,不管是英文、日文、法文……等,一定要有一個語文能夠非常
流暢的閱讀相關書籍,這是起碼的前提。一旦這個工具沒有了,你的視野就會因
此大受限制,因為語文就如同是一扇天窗,沒有這個天窗你這房間就封閉住了。
為什麼你要看得懂標題?因為這樣才不會有重要的文章而你不知道,如果你連標
題都看不懂,你就不知道如何找人來幫你或是自己查相關的資料。其他的工具,
不管是統計或是其他的任何工具,你也一定要多掌握,因為你將來沒有時間再把
這樣的工具學會。

4.突破學科間的界線
應該要把跨學科的學習當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跨學科涉及到的東西必
須要對你這棵知識樹有助益,要學會到別的領域稍微偷打幾槍,到別的領域去攝
取一些概念,對於本身關心的問題產生另一種不同的啟發,可是不要氾濫無所
歸。為什麼要去偷打那幾槍?近幾十年來,人們發現不管是科學或人文,最有創
新的部份是發生在學科交會的地方。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我們現在的所有學科大
部分都在西方十九世紀形成的,而中國再把它轉借過來。十九世紀形成這些知識
學科的劃分的時候,很多都帶有那個時代的思想跟學術背景,比如說,中研院的
李院長的專長就是物理化學,他之所以得諾貝爾獎就是他在物理和化學的交界處
做工作。像諾貝爾經濟獎,這二十年來所頒的獎,如果在傳統的經濟學獎來看就
是旁門走道,古典經濟學豈會有這些東西,甚至心理學家也得諾貝爾經濟獎,連
John Nash這位數學家也得諾貝爾經濟獎,為什麼?因為他們都在學科的交界上,
學科跟學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之處有所突破。在平台本身、在學科原本最核心
的地方已經search太多次了,因此不一定能有很大的創新,所以為什麼跨領域學
習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常常一篇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最重要、最關鍵的,是那一個統攝性的重要概
念,而通常你在本學科裡面抓不到,是因為你已經泡在這個學科裡面太久了,你
已經拿著手電筒在這個小倉庫裡面照來照去照太久了,而忘了還有別的東西可以
更好解釋你這些材料的現象,不過這些東西可遇而不可求。John Nash這一位數
學家為什麼會得諾貝爾數學獎?為什麼他在賽局理論的博士論文,會在數十年之
後得諾貝爾經濟獎?因為他在大學時代上經濟學導論的課,所以他認為數學可以
用在經濟方面來思考,而這個東西在一開始,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用處。
他是在數學和經濟學的知識交界之處做突破。有時候在經濟學這一個部分沒有大
關係,在數學的這一個部分也沒有大關係,不過兩個加在一起,火花就會蹦出來。

5.論文題目要有延展性
對一個碩士生或博士生來說,如果選錯了題目,就是失敗,題目選對了,還
有百分之七十勝利的機會。這個問題值得研一、博一的學生好好思考。你的第一
年其實就是要花在這上面,你要不斷的跟老師商量尋找一個有意義、有延展性的
問題,而且不要太難。我在國科會當過人文處長,當我離開的時候,每次就有七
千件申請案,就有一萬四千個袋子,就要送給一萬四千個教授審查。我當然不可
能看那麼多,可是我有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看申訴。有些申訴者認為:「我的
研究計畫很好,我的著作很好,所以我來申訴。」申訴通過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
那麼我的責任就是在百分之九十未通過的案子正式判決前,再拿來看一看。有幾
個印象最深常常被拿出來討論的,就是這個題目不必再做了、這個題目本身沒有
發展性,所以使我更加確認選對一個有意義、有延展性、可控制、可以經營的題
目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學生常常選非常難的題目,我說你千萬不要這樣,因為沒有人會仔細去
看你研究的困難度,對於難的題目你要花更多的時間閱讀史料,才能得到一點點
東西;要擠很多東西,才能篩選出一點點內容,所以你最好選擇一個難易適中的
題目。
我寫過好幾本書,我認為我對每一本書的花的心力都是一樣,雖然我寫任何
東西我都不滿意,但是在過程中我都絞盡腦汁希望把他寫好。目前為止很多人認
為我最好的書,是我二十幾歲剛到史語所那一年所寫的那本書。我在那本書花的
時間並不長,那本書的大部分的稿子,是我和許添明老師同時在當兵的軍營裡面
寫的,而且還是用我以前舊的筆記寫的。大陸這些年有許多出版社,反覆要求出
版我以前的書,尤其是這一本,我說:「不行。」因為我用的是我以前的讀書筆
記,我怕引文有錯字,因為在軍隊營區裡面隨時都要出操、隨時就要集合,手邊
又沒有書,怎麼可能好好的去核對呢?而如果要我重新校正一遍,又因為引用太
多書,實在沒有力氣校正。
為什麼舉這個例子呢?我後來想一想,那本書之所以比較好,可能是因為那
個題目可延展性大,那個題目波瀾起伏的可能性大。很多人都認為,我最好的書
應該是劍橋大學出的那一本,不過我認為我最好的書一定是用中文寫的,因為這
個語文我能掌握,英文我沒辦法掌握得出神入化。讀、寫任何語文一定要練習到
你能帶著三分隨意,那時候你才可以說對於這一個語文完全理解與精熟,如果你
還無法達到三分的隨意,就表示你還在摸索。
回到我剛剛講的,其實每一本書、每一篇論文我都很想把它寫好。但是有些
東西沒辦法寫好,為什麼?因為一開始選擇的題目不夠好。因此唯有選定題目以
後,你的所有訓練跟努力才有價值。我在這裡建議大家,選題的工作要儘早做,
所選的題目所要處理的材料最好要集中,不要太分散,因為碩士生可能只有三
年、博士生可能只有五年,如果你的材料太不集中,讀書或看資料可能就要花掉
你大部分的時間,讓你沒有餘力思考。而且這個題目要適合你的性向,如果你不
會統計學或討厭數字,但卻選了一個全都要靠統計的論文,那是不可能做得好。

6.養成遵照學術格式的寫作習慣
另一個最基本的訓練,就是平時不管你寫一萬字、三萬字、五萬字都要養成
遵照學術規範的習慣,要讓他自然天成,就是說你論文的註腳、格式,在一開始
進入研究生的階段就要培養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部份,如果這個習慣沒有養成,
人家就會覺得這個論文不嚴謹,之後修改也要花很多時間,因為你的論文規模很
大,可能幾百頁,如果一開始弄錯了,後來再重頭改到尾,一定很耗時費力,因
此要在一開始就養成習慣,因為我們是在寫論文而不是在寫散文,哪一個逗點應
該在哪裡、哪一個書名號該在哪裡、哪一個地方要用引號、哪一個要什麼標點符
號,都有一定的規定,用中文寫還好,用英文有一大堆簡稱。在1960年代台灣
知識還很封閉的時候,有一個人從美國回來就說:「美國有個不得了的情形,因
為有一個人非常不得了。」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得了,他說:「因為這個人的作品
到處被引用。」他的名字就叫ibid。所謂ibid就是同前作者,這個字是從拉丁文
發展出來的,拉丁文有一大堆簡稱,像et. al.就是兩人共同編的。英文有一本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是專門說明這一些寫作規範。各位要儘早學會中英文的
寫作規範,慢慢練習,最後隨性下筆,就能寫出符合規範的文章。

7.善用圖書館
圖書館應該是研究生階段最重要的地方,不必讀每一本書,可是要知道有哪些
書。我記得我做學生時,新進的書都會放在圖書館的牆上,而身為學生最重要的
事情,就是要把書名看一看。在某些程度上知道書皮就夠了,但是這仍和打電腦
是不一樣的,你要實際上熟悉一下那本書,摸一下,看一眼目錄。我知道現在從
電腦就可以查到書名,可是我還是非常珍惜這種定期去browse新到的書的感覺,
或去看看相關領域的書長成什麼樣子。中研院有一位院士是哈佛大學資訊教授,
他告訴我他在創造力最高峰的時候,每個禮拜都到他們資訊系圖書室裡,翻閱重
要的資訊期刊。所以圖書館應該是身為研究生的人們,最熟悉的地方。不過切記
不重要的不要花時間去看,你們生活在資訊氾濫的時代,跟我生長在資訊貧乏的
時代是不同的,所以生長在這一個時代的你,要能有所取捨。我常常看我的學生
引用一些三流的論文,卻引得津津有味,我都替他感到難過,因為我強調要讀有
用、有價值的東西。

8.留下時間,精緻思考
還要記得給自己保留一些思考的時間。一篇論文能不能出神入化、能不能引
人入勝,很重要的是在現象之上作概念性的思考,但我不是說一定要走理論的路
線,而是提醒大家要在一般的層次再提升兩三步,conceptualize你所看到的東西。
真切去了解,你所看到的東西是什麼?整體意義是什麼?整體的輪廓是什麼?千
萬不要被枝節淹沒,雖然枝節是你最重要的開始,但是你一天總也要留一些時間
好好思考、慢慢沉澱。conceptualize是一種非常難教的東西,我記得我唸書時,
有位老師信誓旦旦說要開一門課,教學生如何conceptualize,可是從來都沒開成,
因為這非常難教。我要提醒的是,在被很多材料和枝節淹沒的時候,要適時跳出
來想一想,所看到的東西有哪些意義?這個意義有沒有廣泛連結到更大層面的知
識價值。
傅斯年先生來到台灣以後,同時擔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所長及台大
的校長。台大有個傅鐘每小時鐘聲有二十一響、敲二十一次。以前有一個人,寫
了一本書叫《鐘聲二十一響》,當時很轟動。他當時對這二十一響解釋是說:因
為台大的學生都很好,所以二十一響是歡迎國家元首二十一響的禮炮。不久前我
發現台大在每一個重要的古蹟下面豎一個銅牌,我仔細看看傅鐘下的解釋,才知
道原來是因為傅斯年當台大校長的時候,曾經說過一句話:「人一天只有二十一
個小時,另外三小時是要思考的。」所以才叫二十一響。我覺得這句話大有道理,
可是我覺得三小時可能太多,因為研究生是非常忙的,但至少每天要留個三十分
鐘、一小時思考,想一想你看到了什麼?學習跳到比你所看到的東西更高一點的
層次去思考。

9.找到學習的楷模
我剛到美國唸書的時候,每次寫報告頭皮就重的不得了,因為我們的英文報
告三、四十頁,一個學期有四門課的話就有一百六十頁,可是你連註腳都要從頭
學習。後來我找到一個好辦法,就是我每次要寫的時候,把一篇我最喜歡的論文
放在旁邊,雖然他寫的題目跟我寫的都沒關係,不過我每次都看他如何寫,看看
他的注腳、讀幾行,然後我就開始寫。就像最有名的男高音Pavarotti唱歌劇的時
候都會捏著一條手帕,因為他說:「上舞台就像下地獄,太緊張了。」他為了克
服緊張,他有習慣性的動作,就是捏著白手帕。我想當年那一篇論文抽印本就像
是我的白手帕一樣,能讓我開始好好寫這篇報告,我學習它裡面如何思考、如何
構思、如何照顧全體、如何用英文作註腳。好好的把一位大師的作品讀完,開始
模仿和學習他,是入門最好的方法,逐步的,你也開始寫出自己的東西。我也常
常鼓勵我的學生,出國半年或是一年到國外看看。像現在國科會有各式各樣的機
會,可以增長眼界,可以知道現在的餐館正在賣些什麼菜,回來後自己要作菜也
才知道要如何著手。

四、用兩條腿走路,練習培養自己的興趣

最後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我們的人生是兩隻腳,我們不是靠一隻腳走路。
做研究生的時代,固然應該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業上,探索你所要探索的那些
問題,可是那只是你的一隻腳,另外還有一隻腳是要學習培養一、兩種興趣。很
多人後來會發現他的右腳特別肥重(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就是因為忘了培養左
腳。很多很有名的大學者最後都陷入極度的精神困擾之中,就是因為他只是培養
他的右腳,他忘了培養他的左腳,他忘了人生用兩隻腳走路,他少了一個小小的
興趣或嗜好,用來好好的調解或是排遣自己。
去年夏天,香港《亞洲週刊》要訪問我,我說:「我不想接受訪問,我不是重
要的人。」可是後來他們還是把一個簡單的對話刊出來了,裡面我只記得講了一
段話:做一個研究生或一個學者,有兩個感覺最重要–責任感與罪惡感。你一定
要有很大的責任感,去寫出好的東西,如果責任感還不夠強,還要有一個罪惡感,
你會覺得如果今天沒有好好做幾個小時的工作的話,會有很大的罪惡感。除非是
了不得的天才,不然即使愛因斯坦也是需要很努力的。很多很了不得的人,他只
是把所有的努力集中在一百頁裡面,他花了一千小時和另外一個人只花了十個小
時,相對於來說,當然是那花一千個小時所寫出來的文章較好。所以為什麼說要
趕快選定題目?因為如果太晚選定一個題目,只有一年的時間可以好好耕耘那個
題目,早點選定可以有二、三年耕耘那個題目,是三年做出的東西好,還是一年
的東西好?如果我們的才智都一樣的話,將三年的努力與思考都灌在上面,當然
比一年還要好。

五、營造卓越的大學,分享學術的氛圍

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何謂卓越的大學?我認為一個好的大學,學校生活的
一大部份,以及校園的許多活動,直接或間接都與學問有關,同學在咖啡廳裡面
談論的,直接或間接也都會是學術相關的議題。教授們在餐廳裡面吃飯,談的是
「有沒有新的發現」?或是哪個人那天演講到底講了什麼重要的想法?一定是沉
浸在這種氛圍中的大學,才有可能成為卓越大學。那種交換思想學識、那種互相
教育的氣氛不是花錢就有辦法獲得的。我知道錢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東西。
一個卓越的大學、一個好的大學、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表示裡面有一個共同關心
的焦點,如果沒有的話,這個學校就不可能成為好的大學。<完>

學姐推薦的一篇文章….
看完之后想起Prono Graffitti的一首歌"Ready Steady Go"
一切的選擇…還是要盡可能配以萬全的心理準備啊….囧囧

 
轉引自:花蓮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電子報第八期2005/12/25出刊
http://www.nhlue.edu.tw/~gice/epaper/08/edit.htm
張貼在 未分類 | 發表留言

3曰24日

今日日期:三月二十四日
上篇記事:二月二十四日

時間,剛好一個月,三十個日子
就如此,新的學期就過了四週
當真光陰似箭?
或抑,混沌不知光陰過?

半工讀的結果,是投入學業的時間被壓縮
(偉康該感觸良多)
感覺,報告是一份接一份
行事曆上,滿滿是赤字的截止日期

頻率最高的,非"中國XXXX關係史"末屬
兩周一篇,字數2000以上的規定
外加主任的。。。大刀手腕
不會與它們緊張刺激的相處才怪
皮不繃緊,刀子臨頭
是這門課的寫照
心臟,也要加強耐力才行
一句"文章無結構性",猶如瞬間進入冰庫
心下決定,非痛定思痛不行
對自己的壓力,是進步的契機
不合格代表你還有得進步,非是世界末日

一直壓在背上的另一塊石頭,是中國法制史的文本解讀報告
今天,把它解決了一半
剩下的,是週四的口頭報告
手指在鍵盤上敲打之時,腦袋怨恨的是自己的不足
進度的推進,伴隨著的是無力感
還有襲心的焦慮
但,總算盡己之能完成了
成敗,待有他人評論吧

恐傷腎憂傷肺
一直,都在耗損自己的先天之本
老來,是否會病痛不斷呢?

無論如何焦慮,時間機會是不會等人的
能倚靠的,由始至終惟有自己的美田

從容不迫,閒而處世
才是惟一值得追尋的

張貼在 未分類 | 3 則迴響

最近一段日子,有空就上網搜索MSIA的一些歷史、資料
發現,我們真的對這一片土地很不了解

你知道

Kuala Lumpur之名的意義為何?
ANS:泥濘河口。葉亞來等人開發之前,KL為一狗不拉屎,鳥不生蛋,人煙飄渺的沼澤地。

茨廠街的茨廠在哪嗎?

ANS:KFC對面,舊REX戲院後的公共廁所。Petaling Street才是茨廠街的正式名稱,而不是China Town。

過年過節時吃的白色、入口即化的餅乾叫甚麼嗎?

ANS:番婆餅。

或者,老鼠粉的由來呢?
肉骨茶的發源地?
福建麵、還是蝦麵才是正確的稱呼?…等等……

這些,我們平日耳熟能詳,甚至習以為常物品其實才是我們不會去了解的事物。因為我們在裡面,習慣了。或者說,我們沒有參照物來比對,因為我們沒法看清楚我們擁有的。
出國也給我們這個機會,以局外人的眼光去看自己的故鄉。不然,在跟別人介紹馬來西亞的時候,肯定會感覺汗顏="=
(這個以前好像說過XD)

一些東西,我們不趕緊去保護,之後必許後悔莫及。
所幸,大馬仍有人為他們而努力。
也多虧他們,我們才有機會了解先人的過去。以及,為何我們會以馬來西亞公民的身分來到這個世界。

值得一看的部落文章:
知食份子:
http://www.got1mag.com/blogs/kimcherng.php

一系列13篇的知食之旅‧茨廠街:
http://www.blogkaki.net/6597/viewspace-53994

茨光掠影(星州媒體系列文章):
http://search.sinchew-i.com/node/106386?k=%E8%8C%A8%E5%85%89%E6%8E%A0%E5%BD%B1

若不是做報告~還真的不會去找這些資料= =bb

PS:China Town只用於華人為少數族群的地區,意指他們的聚居地。在大馬,華人是第二大族群,使用China Town一詞,實為妄自菲薄之舉。

張貼在 未分類 | 4 則迴響